段位一、幼兒園
這類養殖戶什么都不懂,投料用麥麩或草什么的,沒涉及過飼料與動保,更不懂增氧,一般就一畝三分地拿來釣魚或賣菜市場,產量很低,碰運氣靠天吃飯,運氣好能賺點零花錢。
段位二、小學生
這類養殖戶已經算得上是“正規”在養魚的,會安放少量增氧機,但開增氧機是憑感覺或周圍人傳授過來,飼料用一些附近廠家飼料,但不怎么會判斷,塘口會安放一些自動投餌機;動保會用一些簡單的如生石灰、二氧化氯等消毒,養魚的有時會去附近魚藥店拿一些殺蟲藥,但都是聽別人講什么用什么,自己理念很差。投入少,風險小,利潤薄。
段位三、中學生
這類養殖戶已經有一定養殖經驗,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飼料,并會觀察魚類吃食與料比;增氧機懂得適時開放;能根據自己養殖水平掌握養殖密度;會普通的水草管理或倒藻處理;動保有自己的用藥習慣,卻很難糾正;懂得一些簡單的疾病預防,會發現蝦蟹魚的一些簡單病癥,懂得一些簡單的水質指標PH、氨氮和亞鹽,測得水質這幾個指標高了會去找人用藥解決,但并不知道這些指標高的根本原因;大部分舍得投入,肯聽從有經驗的人和技術人員的指導;這類養殖戶效益參差不齊,有高有低,不同的人性格不同導致管理有差別,風險都一直存在。
段位四、高中生
這類養殖戶往往是當地有經驗的養殖戶,懂得從種苗、投食、水草和水質管理出發,來預防疾病,有的家里自備測水工具或儀器,隔三差五會有人過來找他幫忙解決一些養殖問題;很多自己會育苗;知道常見的PH、氨氮、亞鹽、硫化氫等的大概來源和解決方法,比較注重溶氧問題,有時需要用溶氧儀測溶氧;知道改底和調水的重要性;會用菌來調水和控制雜菌;對弧菌等有一定了解,有的知道預防,但不一定會采取措施;食料會人為添加一些拌料的來增加營養、減少發病;少部分人會創新出奇奇怪怪的新模式和新方法,提高養殖效益;這類養殖戶養殖投入比較大,動保使用量較多,與外面人有一定接觸,大部分肯學習,有自己的一套經驗和思維,賺錢更多。
段位五、大學生
這類養殖戶很多是公司或技術出生的養殖戶,有從養殖場或育苗廠自己出來單干的,有從科研或政府單位出來開塘的,有的是開藥店的同時自己開塘的,有水產專業學生自己養殖的,或者就是一些單位、公司里面養殖場的技術人員。這類養殖戶除了最基本的,還要講究眾多塘口的管理,育苗的一些細節問題,車間等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;他們要不斷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,經常出去交流;對水質進行精確掌控,增氧機、動保、飼料等等標準化進行;預防對于他們來講已經沒有意義,因為做的所有事都是在預防;他們有一定關系,可以將養殖動物送去檢驗檢測是否有病原;有些塘里安裝有溶氧實時監控,定期對水體中細菌、底質、藻類進行檢測;對水質的所有基本指標都有所了解,如PH、氨氮、亞鹽、堿度、硬度、鈣離子、鎂離子、溫度、溶氧,并會使用P10設備對水體進行經常性檢測和打分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這類養殖戶一般是高精尖養殖戶,雖然也有失敗的時候,但投入大、標準化、高收入,是他們的普遍特征。
段位六、研究生
這類養殖戶屬于半科研半養殖的形式,往往是一些水產公司作為他們的合作伙伴,定期請他們做技術指導,有一定分紅;養殖一線并不是他們常呆的地方,有許多事不用他們操心;在實驗室做藥敏實驗、在魚藥公司研發新藥并試驗或者對養殖區域進行規劃;他們了解的已經不是基本的水質指標了,而是幾乎目前所知所有的,如水的鹽度、密度、依數性、透光性、離子強度、活度、導電性、流轉混合作用、溫度分布、硬度、堿度、pH、二氧化碳平衡、硫化氫與硼酸平衡、氮和磷、膠體與界面、污染物與毒性、生物耗氧量與化學需氧量、重金屬來源與遷移分布、配位解離平衡等等;這類養殖戶經常對外講課,并經常在一些大會上,屬于有知識、有文化、有資金、有人脈類型的養殖戶。
段位七、教授
終于到最后的段位了;這類養殖戶往往不參加具體的養殖事宜,他們基本是中國頂端學府和科研院所出身,考察了解過很多地方的水質、品種、疾病、銷售食用等情況,享受眾多公司和國家的紅利;在實驗室或大型單位帶領學生或水產技術員育苗、養殖試驗,用多倍體雜交、親種選育等方式創造出水產養殖新的品種,用核酸雜交實驗等做細菌、病毒的病理實驗,研究養殖品種發病問題;他們經常被邀請到中國各種水產大會參加講座,經常赴海外學習,解決中國水產難題。他們是推動中國水產發展的中堅力量,沒有他們中國水產不可能大步向前,而停留在“刀耕火種”的養殖時代。所有干水產的都應該為他們喝彩!